6月27日至6月29日,为期三天的2014首届上海互联网金融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博览会由上海理财博览会主办方《理财周刊》等机构共同主办,展出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参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近百家,包括P2P、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等金融企业。与会监管机构、行业人士及投资者聚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四点肯定 两点担忧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要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有四点值得肯定,有两点值得担忧。”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首届上海互联网金融论坛上指出,肯定的是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风险大、监管弱则是目前存在而担忧的问题。
周汉民表示,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要注意信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则要利用其优势去创造需求、引领理念,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也提出应有的构思。
在信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背景下,如P2P行业目前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各种因提现、诈骗而跑路关闭的平台呈现上升趋势,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也备受市场关注。
互联网金融打开了投资者对金融产品需求的一扇窗,在给投资者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将投资者的理财风险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互联网金融监管新思维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创造需求,引领理念。“可见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方面必须提出应有的构思,我们必须很认真的学习国际经验。国际上普遍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的监管框架,不另起炉灶,而应当统一管理。”周汉民指出,要注重行为监管,要根据业务实际性质,相关部门进行细分监管。
市场经济有两只手,一只是政府之手,有形的;一只是市场之手,无形的。“在政府和市场之外还有一股力量——第三只手,第三只手是专门组织,就是协会、公会、行会。”周汉民指出,“第三只手”所发挥的行业自律会充分调动行业自身体系的能量。
“第三只手”的行业自律及规范意义显然获得社会共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4月份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后,“落地”之快让业界惊呼超预期。
周汉民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认为需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明确具体时间表。同时重视“颠覆性”创新思维,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成为全球互联网金融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