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论坛上的一篇帖子,说P2P小白半年投资了32家平台,平均下来一个月就是5家,这样的频率其实小编是不赞成的,这就像抱着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心态——完全靠运气了。
然而,投资P2P是不能完全靠运气的,否则会死的很惨,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小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邯郸学步”,说的是有一个人,听到别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学邯郸人走路,学小孩学妇女学老人,最后却连自己走路的姿势都忘了,于是只能爬回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p2p投资最忌盲目跟风,不管别人吹得如何天花乱坠,我们自清风明月。平台好不好,别人的意见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甄别。
当然甄别平台需要有深厚的p2p相关知识,如果是新手刚接触的话,可以先小额试水,也可以借助类似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这样的第三方搜索引擎来甄别。这种第三方毕竟是团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风控能力是要比我们单人作战上一个档次的,但依然不能全额信之。
甄别平台要从平台资质,借款人资质,项目质量,以及平台信息透明度等等入手。
平台资质指的是平台的背景,是否国资,还是上市公司背景,保障方式是否有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是否是自己子公司......这些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量,建议可以在网贷之家上面找平台相关的资质信息。
借款人资质自然是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有无逾期(平台),还款是否及时等等。
咦,这个平台好像不错,国资背景,第三方担保,银行联合存管,保本保息,借款人资质,项目资质都不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重仓了?
这是投资p2p的另一个误区。鸡蛋也要分多个篮子存放,更何况是我们的血汗钱呢。不管对平台有多么信任,投资p2p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散。这里的分散,不仅仅指平台的分散,还有项目的分散。比如说你前面投了车贷,后面可以找些靠谱的房贷项目。这也是分散的一种哲学,散中有散。
最后一点,投资p2p不能报以全副身家。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表明,我们的资产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要命的钱(10%,3到6个月的生活费),保命的钱(20%,防止家庭突发大额支出),生钱的钱(30%,用以投资股票,基金,p2p),保本的钱(40%,作为养老金,教育基金)。其中用以投资生钱的钱最多只能占据我们资产的30%,这样即使不小心踩雷也不至于让一个美好家庭破灭。
扫码关注融贝网微信获得福利 享受服务
扫码下载融贝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