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上这个愁人的事,总得讨个说法。”范国乾手里拿着一份银行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告诉记者,2009年底,荥阳市崔庙镇农村信用社(现改名为农商银行)在其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名义办理了5笔共计100万元的贷款,并且出现了超期还款的情况,导致自己的个人信用出现了问题,在青海办理住房贷款的时候卡了壳。
2015年3月份,在青海打工十几年的范国乾准备安家置业了,在缴纳了首付款之后,银行贷款却迟迟批不下来,他被告知个人信用有问题,有五笔共计100万元的银行贷款超期了,因此住房贷款办不下来了。
“当时就懵了”,范国乾说,自己一个农民从来没有从银行贷过款,怎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一笔巨款呢?
在范国乾提供的一份个人信用报告上,记者看到,信贷交易信息明细栏中显示,从2009年12月8日到2010年1月31日之间,共办理了五笔均为20万元的不定期农户贷款,而且,其中的三笔出现了逾期还款。
“以我的名义贷了款,啥用途也不知道,而且这么多,我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啊。”范国乾惊出一身冷汗。而据范国乾回忆,自己唯一一次与银行贷款沾边的事是2009年10月份,侄子范蕾佳因购买卡车贷款需他做担保人,他就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后来侄子提交贷款信息至崔庙镇农村信用社,进行个人贷款,但是未办理成功;然后向信用社索要个人信息复印件等资料,信用社以年后可能办成贷款为由推脱,至2010年2月份左右贷款未成功,才归还贷款资料(附含担保人资料)。
艰难求偿路
是不是这次没有完成的贷款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用贷款了?此后,范国乾与崔庙镇农村信用社相关负责人协商处理。
2015年4月初,崔庙镇农村信用社相关负责人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到青海处理房贷无法受理的事情。青海的银行方面表示,只有将范国乾的个人信贷信息不良记录消除了,才会考虑房贷放款的事情。
此后的半年多,范国乾就开始了与崔庙镇农村信用社马拉松式的艰难协调解决过程。“这中间,我跟信用社的负责人联系了不知道多少次,他们总说已经跟上级部门汇报,等等才能消除。”
可是,在此期间范国乾买房的开发商催缴房款,并且要求其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违约金近2万元。“没办法,我只有隔三差五跑到青海的相关银行和开发商售楼部,沟通协商这个事,还影响了正常上班,最后连自己的工作也丢了。”范国乾说。
2015年年底,范国乾被迫返回荥阳崔庙镇老家处理此事。范国乾找到了最初办理这笔贷款的信贷员郑万顺,郑万顺说,“这几笔贷款是内部完任务才进行。具体怎么处理你去联系领导。而找到当时崔庙镇信用社的领导,人家却说,这贷款是信贷员个人行为,跟银行无关。”范国乾很无奈。
记者尝试联系信贷员郑万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记者随同范国乾辗转来到郑万顺家,其家人告诉记者郑万顺一早就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此后,记者又来到荥阳市农商银行了解情况,见到该行负责处理此事的审计监察部负责人董朝阳表明来意后,董朝阳以不接受采访为由匆匆离开。记者又多次联系该行董事长,截至发稿前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2月18日,荥阳农商银行的人通知说,我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消除了。”范国乾说,但是,由于这笔飞来横“贷”引发的房贷违约金、个人误工费用等事情还在跟荥阳市农商银行协商中,至今没有满意的结果。
“作为一家银行机构,怎么能如此不负责任地滥用老百姓的个人信息呢?”范国乾后怕地告诉记者,“如果这些来路不明的贷款没有人偿还,由此产生的追偿风险又该由谁承担呢?”
扫码关注融贝网微信获得福利 享受服务
扫码下载融贝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