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租宝事件以来,很多用户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投到E某宝或者类似平台的钱,出了问题,拿回来的可能性还大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开篇先跑个题,思路跳跃一下。先来算笔小账,挺有意思。
前不久出问题的中晋有这么一个爆款产品,大体意思是年化收益40%,但是本金不能退回。爆款,当然就是买的人非常多,听说还得半夜去排队才能买到。年化收益40%,非常高啊,很多人抢着买,当然也是看中了这个高收益。那么这个产品到底合不合算呢。咱们来算一下,为了简化,咱们就不算复利了。
由于本金不能收回,所以第3年才能收回本金且收到额外的利息。也就是说,3年不出问题,能拿到120万,100万的本金,20万的利息,相当于平均年化收益6.67%,比银行理财略高。如果再坚挺一点,第4年还没有出问题,那么到第4年末可以拿到160万,平均年化收益15%,基本相当于利率较高的P2P平台的收益。再坚持坚持,到第5年,仍然没有出问题,200万,平均年化收益达到20%。
为什么要算这笔账?我们都知道风险跟收益成正比,40%的年化收益对应的风险不言而喻。简单一算,大家就能发现,我们担惊受怕投3年,其实也就比银行理财高一点,再多坚持1年,就是个正常的互联网理财水平。想通了这些,我们还会彻夜排队买这个产品吗?只是一个小例子,其实只要我们冷静下来分析一下,有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跑题太远,咱们还是回来看为什么踩了雷投资的钱难收回?总结一下,两个原因。
第一,钱想追回来不容易。一年来这些“大雷”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资金池,之前聊资金池的时候咱们说过,这些钱平台划转起来非常容易。那么这类平台能有多少会把钱老老实实的趴在账户上让我们去查呢?当然很少了。投进去的钱,即使不投到项目上去,一般也会被很快的转移掉。转移去了哪儿呢?不好说,可能是分了,挥霍了,转到国外去了。比如,E租宝事件的导火索就是查到了其有大量资金在转移出境。一般转移,想再追回来,很难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即使追回来了,退还投资人也不容易。大家可能觉得这有什么难的。要是100亿追回来了10亿,最简单的,就按每人损失的10%退给大家呗。道理是这样的,但是从执法机关的实际操作来看,非常难。最难的之一,就是怎么确认,到底是哪些人,每人投了多少钱。我们知道这类平台很多的操作都是线下完成的,签个合同,银行卡转个账,投资就完成了。这些记录能不能全部归档,是不是准确,有没有遗漏的、虚假的,会不会还有些人故意做假塞进去,投10的改成投100万,没投资的说自己投了资。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对于执法机关来说,退还的取证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我拿一张咱们融贝使用的第三方托管系统的后台记录截图来看一下。隐私保护,我隐掉了客户号和流水号的信息。大家仍然能看出来,对于每一个借款人和投资人都有唯一的客户号,对于每一笔投资都会生成一个或两个账务流水号。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成生两个,我来举个例子。比如,0.16和99.84这一对。这位投资人投资了100块钱,其中99.84元是直接投资,生成一个账务流水号,0.16是他这笔投资使用的奖励金,也要生成一个账务流水号,所以在使用投资卷或奖励金时,可能会有两个账务流水号。也就是说,反查的时候,不光是能查到谁,在哪一天,什么时间,把多少钱,投到了哪个借款人的项目,我们连他用了多少自有资金,多少奖励资金也能一笔笔查出来,这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为什么踩了雷投资的钱很难收回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最后我想说,虽然很难收回,但大家一定要积极争取。一旦踩了雷,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保存各种投资的证据,包括合同、打款凭证、转账截图、电话记录、短信微信的聊天截屏等等等等,尽可能多,做好提前的取证准备。同时积极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公安部有一个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http://ecidcwc.mps.gov.cn),泛亚、E租宝现在都可以去登记。
下面是例行的广告时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意见、建议,或是看完这篇文章后,感觉我还没说清楚没说明白的,欢迎大家在微信公众号给我留言。直接在订阅号里点击左下角的小键盘,在出现的输入框里输入:#小司# XXXXXX(您的留言),就可以了。大家的这些留言,就是我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小司聊理财》微信公众号
独立思考而不随波逐流
严谨求真而不哗众取宠
有态度,有原则,有营养的理财自媒体
每篇文章后咱们都会推荐一位微信小专员,大家有什么理财、操作、活动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加她的微信(如果是咱们融贝的用户,最好带上用户名)。
扫码关注融贝网微信获得福利 享受服务
扫码下载融贝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