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2P行业监管日趋严格,一份网传的P2P整治工作时间表被曝出,具体详情如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则网贷资讯吧。
五一前,国务院下发了《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对网贷平台逐一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划定红线,将P2P平台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和取缔类三类,进行分类处置。据知情人士透露,由央行牵头成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已经确定了整治时间表!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7月底,各省级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清理整顿方案;
第二阶段:从8月到11月底,将实施清理整顿;
第三阶段:从12月底到2017年3月进行验收,制定报告并形成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议”。
1、分类处置的P2P要何去何从?
行业浑水摸鱼的时代已经过去。从去年年底开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紧箍咒”开始收紧。早在半个月前就有消息称,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
四月份开始,广州、深圳金融局和经侦等部门已经开始了P2P平台的排查工作。
国务院下发的《方案》中规定,将建立“一户一档”,根据网贷机构是否满足信息中介的定性及是否有非法集资等情况将P2P平台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和取缔类三类,进行分类处置。
对于这三类平台划分的依据,据内部人士透露,一看踩不踩“红线”,二看定性,三看业务。
“红线”方面,即网贷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自融、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虚构借款人及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发售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产品等;
从定性方面来考察,主要看平台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的性质;
从业务方面来审核,看是否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直接借贷。
平台与平台之间是有差距的,就像E租宝事件,P2P宝宝们大喊“这锅我们不背不背”,一旦明晰了合规类平台,也给问题平台整改指明了方向,至少有个榜样嘛!
行业人士潘梓森表示,《方案》加速了行业的合规化发展,“此次整治方案比较有针对性,将有更多的P2P平台将被清理出这个行业”。
2、P2P监管整治后哪些平台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不少P2P开始自查、整改,加速合规化进程。去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指出,P2P要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
事实上,签订银行存管协议并不意味着投资人的资金就可以被银行存管了,只有真正上线了,才算真正落地。即使是第一家上线银行资金托管的积木盒子,从与银行签约开始到调试系统,前前后后也花费了八九个月时间才正式上线银行托管系统。
根据盈灿咨询报告,截至2016年1月18日,80家P2P平台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约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其中,仅有10家平台真正实现了银行资金存管,约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0.4%。
当然,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银行对P2P的态度也十分“暧昧”。此前就有消息称,民生银行停掉了与上海某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合作,并且目前不再与新的平台开展存管合作。目前能真正落地银行存管业务的平台也是凤毛麟角。
潘梓森表示,“实现银行资金存管后,一方面可以在投资人资金与平台之间建立一道安全屏障,有效地防止平台自设资金池,一定程度上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促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运营”;
“另一方面,接入银行存管,实际上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于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银行存管相当于是给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做了信用背书,加大了客户投资的资金安全系数。”
扫码关注融贝网微信获得福利 享受服务
扫码下载融贝网APP